小舞台也有大作为

——寿安镇“党员中心户+乡村治理”新模式拓宽服务群众新路子

来源:景德镇日报 编辑:黄益华 发布: 2022-11-03 17:04
2019年9月,寿安镇党委在全县率先推广设立党员中心户,通过以党(总)支部为指挥部、党小组为单位、党员中心户为联络站的方式,打造党(总)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管理服务架构,以点带面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群关系网格化体系,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提高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社会治理有力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据统计,该镇共创建党员中心户94户,联系党员688名、联系群众6065户。

“叮叮叮……”又是周末的一天,刚做完午饭准备歇会的杨迎红电话响了起来。“杨姐,我爸妈那个社保码和APP什么的一直不会弄,还得麻烦你一下……”面对村民的问题,杨迎红耐心解答,了解对方依旧有疑惑,她缓声安抚:“没关系,你跟叔叔阿姨说下,晚点我就去你们家帮他们下载申请。”

自今年6月成为浮梁县寿安镇柳溪村“党员中心户”以来,杨迎红等基层党员的生活比过去充实了许多:身穿红马甲穿梭大街小巷、化身调解员解决矛盾纠纷、蹲坐灶台边收集民情民意……一名名共产党员已经成为了乡村基层靓丽的红色风景。

一张网格覆盖 三级架构互联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2019年9月,寿安镇党委在全县率先推广设立党员中心户,通过以党(总)支部为指挥部、党小组为单位、党员中心户为联络站的方式,打造党(总)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管理服务架构,以点带面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群关系网格化体系,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提高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社会治理有力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据统计,该镇共创建党员中心户94户,联系党员688名、联系群众6065户。

“党员中心户通过党员自荐、群众推荐、党小组举荐,村委综合考察、集体讨论,镇相关部门组织联合审查等程序相结合的方式,在党支部或者党小组指导下,按照‘居住相邻、关系融洽、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选出党性观念强、积极热心、乐于奉献的党员,设立为党员中心户。”该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金凌告诉记者,党员中心户每户联系5至10名党员及10至20户群众,从而激发农村党员先锋力量,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以一包多的形式,负责联系党员、服务群众等日常工作,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无遗漏,通过网格化治理路径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

说起党员中心户的作用,该镇柳溪村村民马长平说:“党员中心户就是为咱老百姓办实事的好窗口。”他说,自党员中心户占清水联系他家以来,为他家解决了不少问题。比如他家新建房初装申报自来水一事碰到了困难,占清水主动了解情况后,及时反映给村委会,通过村、镇与自来水公司的协调沟通,很快申报自来水的事情得到了解决。

一人分饰多角 乡村治理显效

“作为党员中心户,我们要做的就是离群众近一点,再近一点。” 杨迎红说,党员中心户的工作看上去很杂,但都是直接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身边事。“前几天,就有群众找到我们说,跳广场舞的广场路灯损坏有安全隐患,我们经过上报和协调解决后,就得到了群众的真心认可。”杨迎红说,成为党员中心户,让她深深感受到身为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次解决问题后的一句谢谢,都会让她充满干劲,“群众事无小事,解决小问题也能收获大幸福。”

一有时间就到房前屋后转一转,各家各户串一串门,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成为寿安镇党员中心户们的真实写照。除了收集民情当“民情信息员”,党员中心户们还需要扮演好“政策宣传员”“文明实践员”“纠纷调解员”等角色。

为了将矛盾纠纷消解于未然,党员中心户会主动深入村民之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有效调解矛盾纠纷,协调化解各种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用“土方法”解决“闹心事”,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以“党建红”推动“平安蓝”。

柳溪村干部冯春平也是党员中心户中的一员。因为在村里出色解决了多起矛盾纠纷,成为了村民信服的“调解达人”。冯春平说,通过前期大量工作,群众对党员中心户的认可度日益提高,现在不少村民在矛盾初期就会打电话给他,让他出面调解,“作为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候站出来,用实际行动带动广大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这样才能被群众所信任。”

如今,寿安镇的党员中心户已经成为基层党员群众学习路上的加油站、为民服务的工作站、建设和谐社会的协调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镇党员中心户共收集民情民意86条,开展志愿服务146次,调解矛盾纠纷37件。

一员高度认可 群众自发点赞

在过去,各乡村或多或少都存在党员群众居住分散、党员教育管理难、服务群众距离远等难题。党员中心户的设立,不仅解决了服务党员群众的问题,更将党的政策和声音传到了党员家里、群众心里,增强了村级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党员中心户+乡村治理”模式推行后,党员和群众建设家园的热情高涨,各村也是一天一个样,收获了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寿安镇灵珠村“资深”党员中心户蒋秋贵说:“党员中心户的全面推行,能够使农村一些无职位党员和老党员发挥作用,有效带动周边的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这样既能够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又能让群众更加主动自觉的维护好村庄环境,共治共建共享文明美丽的乡村,是真正接地气的工作举措。”近年来,每逢周三和周六晚上,村里的一群人就会自发聚集到蒋秋贵家,一起观看理论学习视频,热烈讨论村里的大事小情。灵珠村的党员中心户不光“点亮”了路灯,还根据村民反映,建起了文化墙、休闲广场,修建了公厕,为群众真正提供了生活便利。

“党员中心户虽是小舞台,却有大作为。”寿安镇党委书记余松贵表示,探索“党员中心户+乡村治理”模式是该镇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的一个缩影,也是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起点,寿安镇将以此为契机,在工作方式上求变,在工作亮点上求新,不断汲取经验、弥补不足,切实推动党建引领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来源:景德镇日报 刘丹 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