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关系国计民生、地方发展,容不得半点推诿、一丝折扣。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推动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有效解决困扰企业和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真正为市场主体加油减负、为老百姓排忧解难……”9月29日,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在主持召开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指挥部第七次会议时强调。
自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召开以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及时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以“第一等”的标准,对标一流、不甘人后、奋勇争先,扎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努力打响景德镇“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
高规格布局 高标准实施
构建高效透明政务环境
今年以来,景德镇市以顶格力量、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工作。成立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实行市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四方组长”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双指挥长”制,下设“五组一中心”,组长由市委常委领衔担任,协同推进“一号改革工程”落地见效,做到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出台了《市委常委、副指挥长挂点“五大改革”“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景德镇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将营商环境纳入全市综合考核体系,作为重点督查内容,与干部选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挂钩,构建“日常考核+定期督查+年度评议”的全方位考评体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
同时,实行“每周一联动、一月一调度、两月一督查、三月一对标”的工作机制,定期发布“红黑榜”,开展督查督导,针对营商环境监测指标排名靠后的单位部门,下达指挥长令、工作提示、任务书等,形成强力攻势,全方位抓好影响营商环境堵点问题的整改落实。市委书记刘锋每月对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工作进行专题调度,研究部署营商环境相关工作任务。2月份以来,累计下达指挥长令3个,召开指挥长调度会议7次,发布“红黑榜”通报14期,下发工作提示、工作任务书141份,召开工作调度部署会议43次。
对照既定的“一年求突破、两年创一流、三年树标杆”工作目标和“保五争三”的指标任务,景德镇市围绕营商环境监测体系18个一级指标加强推进部署,在全省75个二级监测指标基础上细化到125个,梳理出153项提升举措、113项补短板事项和48项改革创新事项,形成了《对标提升任务清单》《改革创新任务清单》。目前,全市18项监测指标推进落实较好,较往年相比整体有大幅度提升。
“小切口”改革 大力度执行
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4月27日,景德镇市首个“不见面开标”政府采购项目顺利实施;4月29日建成景德镇市首个政府采购“不见面开标”专厅;6月29日全省首个非招标方式“不见面开标”项目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供应商无需到达磋商现场,只需登录“不见面开标”大厅,从磋商签到、公布供应商名单、资格审查、磋商小组与供应商进行磋商,到供应商最终报价,均在不见面网上大厅进行。此举措被人民日报社经济网、江西改革网等多家网站宣传、报道。这也标志着景德镇市政府采购已完全进入“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
目前,景德镇市主动推进“六多合一”集成式审批模式,在全省率先实施“超时默许制”,审批事项由79个减至59个,精简率25%,审批工作日由120个减至41个,压减率66%,平均每个事项压缩办理时限0.5个工作日,逾期率直降为零,企业群众满意率100%;全面推行“企业安静期”工作制度,每月1日至25日除紧急、特殊情形外,行政执法部门不得对企业开展执法检查;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创新推出了“拿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首违轻微不罚清单”、“不见面开标”、“容缺审批”机制、“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等系列创新特色做法,其中,“出生一件事”改革,实现了线上数据资源深度融合共享,线下“基层派出所+政务大厅”窗口秒批秒办、“一证全市通办”和“只跑一次”,并获得了国家公安部2022年全国机关基层改革创新大赛优秀奖。“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实现了集成办理、一网通办,实现企业登记注册、申领发票、就业及参保登记等事项一个环节、一套材料,全流程1个工作日内办结。
坚持宣传发动 营造浓厚氛围
助力干部作风营商环境“双提升”
今年以来,景德镇市突出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在政府官方网站和《景德镇日报》、景德镇广播电视台等市级主要媒体,都能在显著位置看到开设的“优化营商环境”专栏。通过媒体联通加强了与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联系,畅通了政企沟通渠道,进一步掌握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帮助解决企业群众诉求。主动策划,深入采访,推出“昌江对话”、“昌南对话”等节目,打造升级版“营商环境大家谈”,邀请企业家做客演播室,面对面互动、心贴心访谈,谈感受、说痛点、道诉求,以最直观的方式拉近政府与企业的距离。
同时,举办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让各职能部门、县市区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工作透明化,强化了惠企助企政策的宣传力度。目前共推出专题新闻发布会15场,推出6个县(市、区)、园区营商环境专访报道,组织营商环境采访团走进30余家企业开展集中采访,对指挥部收集的26家单位营商环境特色做法进行了集中宣传,相关新闻报道在中央、省属主流媒体、门户网站进行了报道和转载。
值得一提的是,景德镇市还大力开展了惠企政策专讲。采取“送上门讲”与“请进来讲”相结合、“线下讲”与“云上播”相结合、“领导带头讲”与“小分队覆盖讲”相结合等方式,组织“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讲团”走进园区企业,走进市场一线,讲政策、送服务,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广泛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30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人数达210万人次,发放《惠企政策宣传服务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8000余册。
推动依法办事 严肃监督执纪
用“硬举措”推动营商“软环境”
景德镇市深入推进法治环境改革,积极开展行动,有力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持续营造公平环境。印发《关于全面建立信用承诺制度的实施方案》,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积极开展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和政务失信专项治理;成立了我省首个知识产权律师调解中心、首家“知识产权保护法官工作室”,为企业提供涉及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法律咨询等司法服务。先后在九江和上饶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延伸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优化知识产权审判格局,为创新发展提供“零距离”司法服务,着力营造公平公正、高效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目前,全市共审理涉嫌非法经营、假冒注册商标等案件32件,审理涉及互联网领域、招投标领域民事案件21件,有力维护了企业群众的合法权益。
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具体的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直查快办,对查实的问题坚决纠正、问责到人。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15起,处理相关责任人员2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1人,公开通报曝光2批次4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比如,聚焦“企业评”环节,针对“万干进万企”活动中作风不实、帮扶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等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对4名违反工作纪律的结对帮扶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景德镇市将持续围绕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部署要求,以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立足市场主体和群众期盼,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创新思维、创新手段进一步擦亮“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环境品牌。
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具体的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直查快办,对查实的问题坚决纠正、问责到人。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15起,处理相关责任人员2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1人,公开通报曝光2批次4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比如,聚焦“企业评”环节,针对“万干进万企”活动中作风不实、帮扶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等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对4名违反工作纪律的结对帮扶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景德镇市将持续围绕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化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部署要求,以人民至上的理念,立足市场主体和群众期盼,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创新思维、创新手段进一步擦亮“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环境品牌。(来源: 景德镇日报 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