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景德镇日报 编辑:黄益华 发布: 2022-09-29 14:59
9月27日,“景德镇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城乡建设专题)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景德镇市住建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力促“住”有所居,“建”有所成,先后获评地下综合管廊、老厂区老厂房更新改造利用、高品质供水、城市体检、城市更新等多项试点,推动景德镇市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9月27日,“景德镇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城乡建设专题)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景德镇市住建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力促“住”有所居,“建”有所成,先后获评地下综合管廊、老厂区老厂房更新改造利用、高品质供水、城市体检、城市更新等多项试点,推动景德镇市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以试点引领,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建成了全省第一条试点管廊。作为2016年江西省唯一的管廊试点城市,景德镇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创造了国内管廊建设施工史上的一大创举,二、三期工程于2017年1月份开工,年底即建成27.88公里,彰显了“当年开工、当年主体工程完工”的“景德镇速度”。连续四年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连年开展城市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等方面的城市健康“体检”,客观评估了景德镇市的发展优势和短板,并科学、精准地提出了提升策略和治理措施,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内涝、养老、医疗等一系列“城市病”问题。获批全国唯一老厂区老厂房更新改造试点。大力探索老厂区老厂房更新改造政策审批机制、适宜技术标准等技术性举措,有序推进老厂区老厂房更新改造利用,成功破解了老厂区老厂房更新改造无法通过消防验收的技术难题。获评高品质供水试点。高品质供水改造6500多户,覆盖了20多个小区及公共场所,形成了全流优饮、全流直饮、分质直饮三种不同供水模式。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谋划了葡萄架、东三宝等12片城市更新单元,策划了25个重点项目,对标落实城市更新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五大建设理念,助力我市城市建设内涵集约发展。

十年来,以民生为本,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持续保障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行了房地产售价目标管理、预售资金监管,开展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着力完善困难群体住房保障体系。坚持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累计投入保障性住房供应16419套,累计发放租赁补贴6932户1.9亿元,帮助5万多名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问题。今年,景德镇市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608套,着力满足“景漂”“景归”新市民、青年人群体的阶段性住房需求。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居住品质。完成了中心城区300多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建设安置房17203套,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93个,惠及居民78321户,集中改善了老旧小区给排水、消防、路灯、道路等问题,人民群众从“有得住”不断迈向“住得好”。

十年来,以项目发力,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解决了道路“肠梗阻”问题。先后打通沿江东路延伸、戴家弄延伸、童宾路延伸、曙光路延伸、紫晶东路、九中支线等11条断头路,改造提升景德西大道、通站路北段、金岭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对迎宾大道、昌江大道等路段实施“白改黑”,优化了城市路网结构,彻底解决了景德镇市东西不畅、南北不通的“肠梗阻”问题。提升了水环境治理。消除麻园岭、十八渡等排涝站直排口,完成昌江大道豪门大酒店路段、童宾路口、昌江大道红塔路口、白鹭片区内涝点整治,扎实推进麻园岭片区、老鸦滩片区污水直排水系统改造等工程,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已全部达到一级A,严重内涝点已基本整治完成。保障了燃气安全运行。基本完成中心城区1.8万户焦炉煤气用户置换,及129.6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工作,通过老旧管网改造,景德镇市2022年燃气泄漏报修率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57%。

十年来,以改革赋能,创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出台了43个政策文件,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通过补短板、促创新,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其中超时默许和全程电子证照的经验做法被省工改办采纳在全省进行推广。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改革,实现自我革新。顺利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重组,大力推进企业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机制,实现了政企分离,提升了管理效能。(来源:景德镇日报  万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