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创新发展

来源:景德镇日报 编辑:黄益华 发布: 2022-04-24 16:23
景德镇,一座与陶瓷结缘千年的城市。保护好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就是守护文明根脉、护航文化传承。去年4月26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第三家非省会城市的知识产权法庭。一年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主动把知识产权审判纳入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社会经济创新发展大局中,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推动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景德镇,一座与陶瓷结缘千年的城市。保护好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就是守护文明根脉、护航文化传承。去年4月26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第三家非省会城市的知识产权法庭。一年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主动把知识产权审判纳入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社会经济创新发展大局中,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推动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依法惩治 推动知识产权“严保护”

“如今景德镇的法治保障很充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非常高,营商环境越来越好,让我们投资经营更安心、更放心。”在谈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时,景德镇青年企业家欧阳琦深有感触地说道。

一年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加大对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受理了“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真假作品案、“ARTEA”奶茶系列著作权纠纷案、“永不分离”陶瓷著作权案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01件,审结338件,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我们始终不余遗力,目的就是为了大力营造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庭长张春红说道。

汇聚力量 实现知识产权“大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离不开各方的通力合作。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从成立之初,便坚持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多方联动,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

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积极探索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诉调对接机制,先后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广新旅局、市瓷局、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单位建立常态合作关系,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现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优势互补、有效衔接,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效果。

此外,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还在审判工作中坚持能动司法,充分利用景德镇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资源,为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提供人才技术等多方面支持,进一步助推构建以司法保护为主导、行政保护为支撑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该法庭还制定了《技术调查官工作管理规定》《技术人才专家库管理办法》,注重发挥技术调查官、专家辅助人、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主体在事实查明中的作用,完善由技术鉴定、技术调查、技术咨询、专家陪审构成的多元技术事实调查认定体系,增强技术类案件事实查明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大大节省了司法资源。

交流协作 促进知识产权“同保护”

去年10月18日,由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承办的首届陶瓷知识产权保护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论坛首次为知识产权学术界、产业界、艺术界搭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是践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创新举措,开启了陶瓷知识产权保护的历史新篇章。

今年3月11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召开“景德镇”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座谈会,专题研究如何强化地理标志司法保护以助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共同织密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网”,助力培育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着力提升景德镇陶瓷地理标志品牌品质,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地理标志的保护合力,共同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发展,切实保护好‘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主要负责人表示。

一年来,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不断延伸司法审判职能,优化知识产权司法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感知度。深化知识产权“审学研”一体化,建立知产专家咨询和院校知产理论与实践互访互进机制;与景德镇陶瓷大学法学系合作,将法庭设为实践教学基地;经常同陶瓷名师名匠、企业管理者、青年创客等进行座谈交流,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建议与服务,促进陶瓷从业者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更新,不断强化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来源:景德镇日报  周杲 胡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