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先行区

来源:景德镇日报 编辑:黄益华 发布: 2021-09-23 16:42
近五年来,珠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38万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奋发努力,担当实干、提质加速,取得了经济总量上了新台阶、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党的建设有了新突破的喜人成效,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奠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先行区的扎实基础。

近五年来,珠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38万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奋发努力,担当实干、提质加速,取得了经济总量上了新台阶、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党的建设有了新突破的喜人成效,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奠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先行区的扎实基础。

——经济总量上了新台阶。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225.3亿元和22.89亿元,年均增长7.1%和11.99%,均位列全市第二。产业实力更强。新增入库“四上”企业200家,位列全市第一。互联网整车物流科技平台发展迅速,入驻平台企业整体运力占全国整车物流的28%。洛客设计谷开工建设,兴航科技、鑫惠康等6家企业入选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位列全省第四。开放程度更高。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2个,连年举办“三宝论坛”,打造18家城市文化会客厅,圆满承办全省旅发大会村宴、游购活动,马鞍岭自然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三宝国际瓷谷获评国家4A级景区和“省商业文化旅游综合示范区”。发展后劲更足。实施推进61个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建设10条道路,打通城区16条断头路,区国资公司资产规模增长至60亿元,2万“景漂”人才在区创新创业,人口呈现净流入态势,发展要素支撑更足。

——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大战大考彰显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高质量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较好成效,重点领域风险得到精准有效处置。接续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和“双创双修”,为景德镇市成功摘牌“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保障了全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深化区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优化区经开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小巷讲堂”主题宣讲,经验做法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和中央改革办《改革案例选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累计减免市场主体税费13.7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5亿元,帮助企业融资8.7亿元,获评“第四届全省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县(市、区)”。

——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增进民生福祉。新增就业2.17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累计实施城乡医疗救助8.47万人次,完成区妇幼保健院迁建和14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建和改扩建6所学校、幼儿园,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工作,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新建22个养老服务中心,打造2个社区幸福食堂和7个农村爱心食堂。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城市品质。完成棚改征收近2万户、212万平方米,配合完成昌景黄铁路珠山段、小港嘴西瓜洲等重点项目征地工作。改造提升153个老旧小区和625条背街小巷,新建3个、改造升级10个农贸市场。试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全域“禁燃”。严厉打击“两违”,圆满完成“大棚房”整治工作。优化社会治理。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连续18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党的建设有了新突破。党建基础更实。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区融媒体中心。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实施社区扩权赋能改革。修缮改造区委党校,干部队伍党性修养和作风能力持续提高。树牢正确用人导向,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纪律规矩更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依法设立区监察委员会,全方位推进巡察监督和派驻监督,立案270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2人。共识共为氛围更浓。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人大、政府、政协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更加紧密,侨务、对台、民族宗教等政策有效落实。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社联、残联、科协、老干部、档案、红十字会等工作不断创新,国家安全、党管武装、双拥工作不断加强。(来源:景德镇日报 朱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