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以人民为中心,圆百姓“安居梦”

来源:景德镇在线 编辑:黄益华 发布: 2021-08-27 17:44
近年来,浮梁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10件实事”之一,整合涉农资金,抓好重点、突出亮点,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让广大贫困群众受益。作为主要承担浮梁县“危房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县住建部门,准确把握农村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健全推进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支持、严格质量安全,确保百姓居住环境改善,让更多困难群众住上“暖心房”“放心房”。

“以前住的房子一到雨季,屋内到处漏水,每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2018年政府一次性补助,帮我盖了新房子。如今,住上既安全又明亮的新房子,我打心底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日前,峙滩镇流口村红星组村民张国保高兴地对记者说。

安居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浮梁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10件实事”之一,整合涉农资金,抓好重点、突出亮点,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让广大贫困群众受益。作为主要承担浮梁县“危房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县住建部门,准确把握农村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健全推进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支持、严格质量安全,确保百姓居住环境改善,让更多困难群众住上“暖心房”“放心房”。

据了解,在危房改造中,浮梁县按照危改方案明确的政策范围、补助对象、改造要求,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坚持做到对象精准认定、任务实施安排、工程实施整体推进,加强建筑风貌管理,做好资金运行监管,强化政策信息公开和总结宣传工作,落实农户档案信息管理。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严格质量和面积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做到项目优质、高效推进,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保障了贫困户最基本住房问题。2016年以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38户(其中建档立卡户房屋改造1395户),共计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资金3511.05万元,改造过后的房屋安全等级全部达到A、B级。通过危改与扶贫结合,使贫困户住房有保障、创业有扶持、脱贫有信心、生活有希望。

该县在危房改造工程中,无论是集中安置还是就地修缮改造,都做到了节约土地、降低成本、美化乡村、惠及民生,真正实现“改造一片、优化一片、小康一片、亮丽一片”,全县危房改造率达到100%,极大改善了全县农村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让无能力建房的困难群众告别了土砖房和寄居生活,圆了“安居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的同时,该县还同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自2019年开始,县委、县政府科学规划了三年改造计划,围绕体现小区面貌改观、房屋功能改善、基础设施改造及居住环境改优四个方面要求,先后投入国家专项资金9000余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县城区域内58个小区的改造,改造面积18.9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600户,实现了小区道路“白改黑”、路灯“暗改亮”、雨污“阻改通”、绿化“乱改美”、弱电“上改下”、立面“旧改新”的“六改”目标。

浮梁县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中,既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又坚持以居民为主体,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居民在整治改造中的知情权、参与权,按照“一小区一策”的办法,在结合小区实际的基础上,反复勘察现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论证方案,科学规划设计,制定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有重点地解决环卫设施差、雨污水堵塞、停车难、小区治安无保障等问题,彻底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在具体改造过程中,该县本着“应改则改”的原则,小区改造内容依据省、市老旧小区技术导则,包括了小区面貌、房屋功能、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改造提升等方面为重点的30余项内容,从地下到地上、从楼内到楼外全方位实施改造。同时注重细节精心打造,如:统一规划安装安全窗、晾衣架、空调外罩、直排油烟托,对入户网线进行绿化点缀等工作,让“六改”改出新面貌。

如今的老旧小区,一改过去脏乱差的现象,全部纳入社区管理体系中,实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用集体的智慧,共同做好老旧小区后期长效管理工作,让居民对新的管理模式有认同感、归属感,使老旧小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来源:景德镇在线 黄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