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文旅专家登上全国讲台

来源:景德镇在线 编辑:黄益华 发布: 2021-06-25 16:16
近日, 由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全国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举行。国家文博研究馆员、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办公室主任周荣林受邀作典型经验介绍,全国各大旅游景区的300多名学员代表聆听并引起强烈反响。

001

周荣林接受记者专访

002

周荣林受邀作典型经验介绍(古窑提供)

003

 

来自全国各大旅游景区代表聆听(古窑提供)

近日, 由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全国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举行。国家文博研究馆员、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办公室主任周荣林受邀作典型经验介绍,全国各大旅游景区的300多名学员代表聆听并引起强烈反响。

6月23日,本网记者来到古窑民俗博览区,对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进行了专访。

记者:周院长,您好。这次您作为全国280家5A级旅游景区唯一专家代表在全国旅游景区创A培训班介绍的典型经验受到了全国关注,想问下您当时主要介绍了哪些经验?

周荣林:我的介绍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和持续提升》为题,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古窑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持续提升的基本情况;二、文旅融合推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您可以跟我们介绍下古窑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基本情况吗?

周荣林:好的。2008年,古窑景区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后,随即就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为奋斗目标。在创建过程中,景区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领导,省、市及地方主管部门领导各方面的有力支持。2012年3月5日,景区领导带队专程到国家旅游局取经,“经书”就是《<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解读》。古窑景区中层以上干部及创建办全体人员人手一册。然后景区组织学习培训,按质量标准的九大部分,明确创建牵头人,并且按212个评分点,细化落实创建任务。同时,聘请了高层次的设计单位,编制了高标准的创5A《总体规划》和《提升设计》。“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景观及活动打造、具有陶瓷文化特色的旅游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的环境和服务质量等等使古窑景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终以高得分获得了创建的成功。

记者:那么,古窑成功创建全国首个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在持续提升上做了哪些工作?

周荣林:为推动景区“后5A”的高质量持续发展,古窑景区随即启动了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的创建,制定并实施了四大类246个标准。2016年12月16日,国家旅游局公布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两个“创建”成功后,古窑景区成立了“5A景区提升工作办公室”和“旅游标准化工作办公室”,以保证景区的持续提升和标准的常态化实施改进。

同时,古窑景区在推动旅游设施提升建设和新业态发展也取得了重大成绩。今年5月份江西省旅发大会期间,落成开放的“古窑印象文化商业旅游综合体”格外引人瞩目;景区启动了景德镇历代瓷窑博物馆的筹建,这将填补国内外此类博物馆的空白;景区诸多“国”字号的创建,全面推动了景区高质量持续提升。

记者:在典型经验中您着重介绍了文旅融合推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高质量发展,请问周院长,古窑景区是如何通过文旅融合推动5A景区高质量发展?

周荣林:多年来,古窑走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取得了一定成绩,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双丰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首先古窑景区运用各种形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实现了文旅活态融合。从2009年开始,古窑景区按计划复建复烧了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镇窑、狮子窑和明清御厂“六式窑”,11座典型瓷窑成为极具震撼力的文化旅游景观,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以生产性方式有效保护传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恢复了景德镇圆器作坊、大件作坊手工生产作业线和景德镇传统红店及明炉、暗炉,复活了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先后建成窑神童宾大型青铜像,督陶官唐英纪念馆,让陶瓷历史人物活起来;清代陶瓷典籍《景德镇陶歌》歌曲和MV在景区和网上亮相,让陶瓷典籍活起来等等。

其次,景区学习研究文化遗产,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我们认识到,要实现高质量的文旅融合,首先必须对文化遗产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十多年来,古窑配合文旅融合的项目和活动,对陶瓷文化遗产如景德镇历代典型瓷窑、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著名督陶官唐英、窑神童宾、文化典籍《景德镇陶歌》等进行深入研究,其成果使文旅融合的内涵更具文化深度,使游客对陶瓷文化的获得感更深刻、更丰富。

最后,景区组织高水平专家团队,保障文旅的全面融合。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景区成立了古窑文化研究院和历代瓷窑复烧专家顾问团;与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景德镇唐英研究会、景德镇窑炉学会等社会相关学术团建立紧密联系;编辑出版的《景德镇古窑》期刊杂志并开辟“专家论坛”栏目,至今已有国内外29位著名专家学者为古窑景区撰写了文旅研究的论文45篇,全面指导帮助古窑景区的文旅融合。

古窑景区推进文旅活态融合、文旅深度融合、文旅全面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在培训班学员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记者:周院长,最后想问下关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古窑下一步工作打算是什么?

周荣林: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和持续提升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实现了景区的高质量发展。古窑景区将会对照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习,积极投身“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投身景德镇“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感言: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德镇灿烂的陶瓷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古窑景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石,开辟文旅融合推动5A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可因循路径,打造了文旅融合的景德镇样板。

延伸阅读:古窑景区典型经验缘何登上全国讲台

“全国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是由中国旅游报社策划组织,面向全国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A级景区以及旅游企业集团的全国性专业培训项目,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已成为旅游业界影响范围广、知名度高、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品牌培训活动。

这届培训班,全国280家5A级旅游景区为何单选古窑景区介绍典型经验,中国旅游报社副社长胥波在接受新闻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全国各地代表很多,而且这次培训班不是在江西举办,是在江苏办,我们没有邀请其他专家,而是邀请了来自江西景德镇古窑周荣林老师,其实是经过深入思考才选定。”

“我对周荣林老师很了解,他在景德镇古窑创5A过程中以及这些年对古窑文化的挖掘、对古窑旅游品质的提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把很好的文化积淀、创5A工作心得以及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在培训班上向来自全国的学员进行介绍、分享,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想,这是我们选周老师来讲课的重要原因。”胥波说。

胥波回忆说,在2019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办,中国旅游报社承办了“2019非遗和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征集展示”活动,通过业界的推荐和专家的评定,景德镇古窑作为全国“十佳”代表之一入选了。为什么呢?“就是它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在旅游业发展中有独创的路径。古窑景区创建国家级5A旅游景区成功后这些年,它没有停留现状,而是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升。这是符合今年培训班‘高质量发展’主题要求,符合我们立志打造世界级的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的目标。”胥波副社长表示。(来源:景德镇在线 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