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肥 农民乐 ——西湖乡茶宝村泉水鱼养殖项目现场见闻

来源:景德镇日报 编辑:黄益华 发布: 2021-05-06 16:11
茶宝村位于浮梁县最北部的西湖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近年来,该村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探索做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茶宝村位于浮梁县最北部的西湖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近年来,该村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探索做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个小山村。

茶宝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双阳带着记者来到村里的一处高地上。记者看到这里有几口鱼塘,鱼塘里一大群鱼在阳光下欢快地游来游去。

“那口池塘里是大头鱼,这里是草鱼,那边池塘里是鲫鱼……”王双阳指着一口口鱼塘,向记者逐一介绍起了鱼塘的养殖情况。

“这几口鱼塘,就是我们村的泉水鱼养殖项目,属于浮梁县产业扶贫项目。这些鱼塘于去年6月份开工,10月份建成,建成以来共养了6000多斤鱼,已售出4000多斤。这些鱼都是采用青草等天然饵料喂养。”王双阳告诉记者,“在正式开始养殖前,我们先进行了小范围的饲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这个项目由村里成立的扶贫公司——浮梁县茶宝村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经营,雇用村里有养鱼经验的脱贫户进行日常的换水、喂鱼等鱼塘管理。”

“如今村里的泉水鱼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有时外村村民也会慕名来买鱼。今后,村里还将吸纳专门人才进行管理,为鱼塘购置增氧机,安装遮阳棚并开展兼具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红鳟鱼养殖试验,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除了泉水鱼养殖外,村里的茶园和光伏发电项目也能给村民带来一定的收益。”王双阳如是说。

1965年出生的陈关平是茶宝村的一位村民,2017年,他患上了小肠间质瘤。2019年10月,通过帮扶干部和村干部的帮助,他顺利脱贫。

“动过手术后,我每个月吃药需1万多元,这些费用都可以报销。我现在除了管理鱼塘外,还经营自家的茶园,同时在村里担任了护林员,每个月能有一两千元的收入。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帮助。”谈起自己这些年来的变化,陈关平充满了感激之情。

“西湖乡是浮梁县‘五河’源头之首,这里常年是优Ⅱ类水质。河里的水相当清澈。茶宝村一些村民也有养鱼的经验,养殖泉水鱼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西湖乡扶贫办主任胡喜全指着村里蜿蜒流淌的一条小河对记者说。

据胡喜全介绍,2018年,西湖乡开始实施荻湾乡村振兴开发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山里村民住房安全隐患以及看病、读书、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目前,该乡正充分发挥“国家级生态乡”的生态优势,挖掘当地高山茶和山泉水特色,努力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重点打造包括茶宝、合源、西溪三个村的活水鱼基地和桃墅村的生猪养殖基地等在内的一批生鲜基地,目前茶宝村、西溪村的活水鱼基地和桃墅村的生猪养殖基地已经建成,生猪养殖基地生猪存栏量已达1000多头。

“目前我们正与陶文旅集团合作,发挥该集团的品牌优势,积极发展研学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增收。茶宝村出产的泉水鱼,目前也由荻湾乡村振兴开发项目部实施兜底销售,一年能为村集体带来3万余元的纯收入。村委会将根据每位脱贫户的实际情况,对全村24户76位脱贫户实施差异化分红。”提起今后发展各村集体经济的具体举措,胡喜全信心满满。(来源:景德镇日报  甘牧)

猜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