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机声隆隆,施工现场塔吊起落……随着景德镇市“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的全面启动,高新区、昌南新区、乐平工业园等地,一个个重大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建设、组织生产,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到处是一派全力冲刺“开门红”、推进工业经济开好局起好步的强劲势头。
用电数据是经济运行的“温度计”。今年1至2月份,全市累计工业用电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48%,列全省第5位。用电量稳步增长,反映出景德镇市工业经济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与此同时,今年1至2月份,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7%,列全省第4位,比全省平均高出13.7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30.6%,列全省第4位,比全省平均高出37.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持续增长,从侧面反映了景德镇市产业经济加快回暖的趋势,而作为产业转型的“催化剂”,技改投入的增加则为工业发展增添了动力。这两项指标的走势,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景德镇市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强本的调整方向和基本思路。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景德镇市主要工业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空前考验中交出了合格答卷。”景德镇市工信局局长洪明华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的起步之年,我们将按照《景德镇市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要求,对各县区(园区)的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工业企业培育(净增)、新引进的‘5020’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业项目、标准厂房建设等各项指标进行分解,用更高的目标倒逼发展提速,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经济指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洪明华表示,今年将瞄准工业增加值增长8.5%的目标任务,建立切实有效的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机制,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应统尽统。同时,将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跟踪监测,通过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找差距、补短板,强化调度,精准施策,挖潜增效。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压舱石”,更是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景德镇市将实施“三个千亿”工程,紧紧围绕建设高新区千亿园区,打造陶瓷、精细化工和医药两个千亿产业,确保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的目标。将全力以赴引进一批“5020”等重大产业项目,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快,促进重大产业项目尽快投产、达产。(来源:景德镇日报 熊希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