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小农场”迸发“大能量”

来源:景德镇日报 编辑:黄益华 发布: 2021-03-31 16:27
在浮梁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快速提升的今天,兼具小农经济和集约经营双重优势的家庭农场,凭借以家庭为主体的灵活经营特性,在农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不断崭露头角,一个个小农场创造出大效益。截至3月中旬,全县家庭农场已发展到470家,成为浮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发展速度最快、体量最大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浮梁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快速提升的今天,兼具小农经济和集约经营双重优势的家庭农场,凭借以家庭为主体的灵活经营特性,在农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不断崭露头角,一个个小农场创造出大效益。截至3月中旬,全县家庭农场已发展到470家,成为浮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发展速度最快、体量最大的一支重要力量。

适度规模提升综合效益。“农场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农场的制度优势,我们可以及时抓住市场机遇,优化调整发展策略,提高农场发展质量效益。”鹅湖镇天宝开心农场负责人王水年说,2019年以来,农场改变过去单一的优质稻种植模式,不断丰富和拓展经营领域,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发展规模,先后发展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实现经营领域多元化。据统计,全县农村承包水田流转总面积12.7万亩,其中3.6万亩流入家庭农场,占流转总面积的28.3%。

产业融合拓宽发展空间。家庭农场的发展优势在于经营制度的灵活,最直接体现在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增收空间。勒功乡建衡生态家庭农场以果业种植为依托,将家庭农场建成“摘农家果、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的生态休闲农业园,每年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目前全县有近150个家庭农场通过农旅融合,将家庭农场打造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农庄,延长产业链条,极大地拓展了增收空间。

示范引领培育特色产业。家庭农场发展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以较小的体量撬动较大的产能。拥有110亩葡萄种植基地的小付家庭农场,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在当地发展果业种植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据王港乡农业农村办负责人介绍,小付家庭农场种植葡萄、桑葚10多年,在其带动下全乡葡萄、杨梅、早熟梨等果业面积已达到2500余亩,成为景瑶线上有名的“瓜果之乡”(来源:景德镇日报 旭升)

猜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