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蹄赶秋实。近日,作为“江南菜乡”的乐平,田间地头上随处可见农民春耕备耕的身影,他们带着满满的“牛力”,整地、作畦、下种、覆土……上演一幅别样“春耕备耕图”。
位于镇桥镇的花正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瓜果蔬菜品种繁多,蔬菜种植面积1200亩。2月23日上午,笔者在该公司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看到,这里的菜农正在抓紧时间播种育苗、移栽定植、浇水施肥、翻耕平整土地,忙得热火朝天。
“趁着开春的大好时机,露天蔬菜基地主要以退茬、整地、待播为主,大棚则主要是抢栽苦瓜、茄子、西葫芦、番茄、辣椒、小南瓜等10多种瓜果蔬菜,越早栽种就能够越早上市,经济效益也越好。”该公司总经理华东辉介绍,连日来,他们对大棚蔬菜和露天蔬菜进行分类管理,并及时采收上市,确保主要蔬菜产品不脱销、不断档。目前每天上市的有韭菜、苦瓜、大白菜等多个品种。
该蔬菜基地每天从事生产的员工有60多人,已经对600多亩大棚完成了抢播,各项生产已经全面铺开。“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大棚这块以水肥管理、瓜果植株调整为主,露天蔬菜基地将于3月中下旬进行大面积播种,确保各类瓜果蔬菜及时上市,满足市场需求。”
在乐港镇大路边村的168个集中连片蔬菜大棚里也是一番生机勃勃,春意浓。一架架黄瓜绿意盎然,一行行辣椒郁郁葱葱。三三两两的农户一边熟练地播种、除草,一边开心地聊着春节期间社区里的趣事,欢乐的笑声在大棚里回荡……
在众埠镇河南村,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几台农机正在抢抓农时旋耕农田,与不远处正在火热建设的17615.23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交相呼应。据项目片区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涉及众埠镇共树村、尚田咀村、双溪畈村、河南村、柿墩村、众埠村等六个行政村,建成后可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27.96亩,改水面积1281.37亩,有效提升了农业抗旱能力,夯实了中药材、旱地蔬菜、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谈起修好农田水渠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便利,方山村的农民对此深有体会。“依托高标准农田采取多机作业,实现抽水泡田与搅浆作业、池埂修复相结合,掀起了水整地高潮。往年整地作业,1台车需要8天,现在8台车1天可以轻松完成,省时省工省水电。”方山村村民程水金高兴地告诉笔者。
“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和农机的普及,全市农业机械化使用率达到了9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市农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连日来,他们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和各农机经销企业维修服务人员成立了30人的技术指导和维修服务队,维护保养,检修调试各类农机具1000余台(套),在入户做好田间管理指导,让农民吃上“定心丸”的同时,利用农技推广APP、学习强国视频会议和微信等工具,对农户进行线上指导。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切实解决农户春耕备耕中遇到的问题。
笔者走访多个种子销售门市部看到,来买化肥、种子的人络绎不绝。据了解,目前乐平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共调进储备早稻杂交种子8.2万斤、早稻常规种子35.8万斤。并通过各种渠道储备尿素、复合肥、生物有机肥、磷肥、氯化钾等肥料1.39万吨;储备除草剂、有机磷生物农药等500多吨,全方面多举措地为我市春耕备耕工作保驾护航。
这些只是该市春耕的一个缩影。当前,该市各乡镇正争分夺秒抢农时、忙农事,呈现出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喜人景象。截至目前,已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3.7万亩。(来源:景德镇日报 汪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