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一线监督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景德镇日报 编辑:黄益华 发布: 2021-01-04 16:38
如今,新建的S404公路犹如一道飘落在崇山峻岭之间的缎带,把黄坛乡境内的农庄、生态示范点、休闲茶旅园“串珠成链”,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在西河边徐徐展开,原生态的乡村旅游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托起了黄坛人的致富梦想。

清晨时分,浮梁县江村乡的村民们正如往常一样在田间劳作,一辆印有“公务用车”的小车安静地驶进了村里。“老乡,村里的扶贫产业发展得怎么样,孩子有没有享受到教育扶贫政策?”从车上下来的调研人员向村中群众详细了解该地扶贫政策落实、扶贫干部作风情况后,认真记录在册,然后又静静地离开了村子。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掌握的是第一手资料,听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意见,既能捞到‘干货’,又不给基层添麻烦。”进入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市纪委市监委采取日常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定点督查与交叉督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纪检监察干部们自带贫困村地图、使用手机导航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随机选线路、随机走访贫困户,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个别谈话等方式摸清实际情况、找准监督突破口。

“我听说其他乡的村民都领到了国家补助资金,我们村的人一个都没发,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听到乐平市塔前镇上徐村里冲村小组村民反映的问题后,市纪委市监委立即组织调查初核。

经查,上徐村村委委员黄和平代收代缴里冲村小组新农保资金工作期间,利用新农保管理存在的漏洞,没有将向农户收取的新农保资金25400元上缴入农户个人账户,而是挪用于自己的家庭开支,造成农户没有得到国家补助资金共计7620元。

黄和平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针对该案暴露出来的问题,市纪委市监委深入开展“三会一书”警示教育,通过身边事警示身边人,督促相关单位建立机制、补齐短板,防止问题反弹,释放出执纪必严违纪必纠的强烈信号。

“以往精准脱贫监督执纪工作只有纪委‘单干’,其他单位‘围观’,如今我们从压实责任、抓好整改、强化问责方面‘做文章’,织密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网络。”我市先后出台《景德镇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方案》《景德镇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文件,构建了纪检监察机关抓协调、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使得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成为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的重要内容。

创新的举措,护航了脱贫攻坚,延伸了纪委监委监督“触角”。我市对扶贫领域发现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逐项对标整改,整合了监督力量,提升了整改成效,增强了监督实效,形成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同时,我市充分利用扶贫领域“12317”举报电话和纪检监察机关“12388”举报电话,搭建“一网两微”和来电、来信、来访“四位一体”举报平台。

在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的同时,市纪委市监委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要求职能部门用好各自信息监管平台,定期进行数据分析研判,找寻问题线索。同时,充分发挥巡察“利剑”和村级纪检员“岗哨”作用,精准发现问题,疏通乡村发展的“痛点”和“堵点”,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村的大洲桥是2018年被洪水冲毁的,因为缺钱,修理进度缓慢,村民们出行要绕很远的山路,很不方便。”接到浮梁县黄坛乡黄坛村纪检员反映的问题后,市纪委市监委多次协调县政府、交通、水利等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用以村里的桥梁修建。如今,全长140米、宽9米的大洲桥稳稳屹立于西河之上,黄坛村大洲村组37户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得以解决。

在协调修桥期间,市纪委市监委工作人员发现,黄坛乡的发展备受交通短板的困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黄坛百姓出行的真实写照。为此,市纪委市监委积极协调市公路局等有关部门,筹划实施S404东港至三龙公路改建工程,将道路由三级公路提升为二级公路。2019年11月,该公路改建工程中的黄坛段完工,原路老化破损的旧况彻底改变。

“在这些项目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工程招标、建设质量,还是资金使用等环节,我们都严格监督,并定期在村里的公示栏将财务、工程进度等相关事项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新建的S404公路犹如一道飘落在崇山峻岭之间的缎带,把黄坛乡境内的农庄、生态示范点、休闲茶旅园“串珠成链”,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在西河边徐徐展开,原生态的乡村旅游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托起了黄坛人的致富梦想。

“路越修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黄坛乡七甲村村民张木香喜上眉梢。(来源:景德镇日报 邵婧)

猜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