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培育社会组织 助推社区和谐

来源:景德镇日报 编辑:黄益华 发布: 2020-12-04 17:56
2017年以来,乐平市洎阳街道积极培育新型社会组织服务社区治理,成立了乐平市洎阳街道公益组织“帮帮团”。经过三年的发展,“帮帮团”志愿服务内容从初始零散的卫生整治、安全保卫等升级为文艺宣传、环境整治、维稳调解、消防治安、爱心帮扶、交通疏导六大类,志愿服务的范围、对象从“面向小区居民”拓展为“面向社会群众”,“帮帮团”队员的蓝色马甲活跃在乐平的各个角落,家喻户晓,被乐平市文明委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2017年以来,乐平市洎阳街道积极培育新型社会组织服务社区治理,成立了乐平市洎阳街道公益组织“帮帮团”。经过三年的发展,“帮帮团”志愿服务内容从初始零散的卫生整治、安全保卫等升级为文艺宣传、环境整治、维稳调解、消防治安、爱心帮扶、交通疏导六大类,志愿服务的范围、对象从“面向小区居民”拓展为“面向社会群众”,“帮帮团”队员的蓝色马甲活跃在乐平的各个角落,家喻户晓,被乐平市文明委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朱瑞龙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在推进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文明的过程中,一直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财力、物力下,培育一支“上帮政府、下帮群众”的社区治理力量,把广大社区居民从社区治理创建的“围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

经过三年的发展实践,“帮帮团”受到了政府认可、居民支持,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壮大。更令人可喜的是,社区居民的志愿意识被有效激活,市民把加入“帮帮团”当作一种荣誉、一种进步。目前,帮帮团已拥有1400多名成员,是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总数的8倍,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推动形成了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群众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在社区治理的实践中,既需要政府治理,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又需要社会力量和居民自治服务的补充,两者缺一不可。在一些与居民利益切身相关的如公共环境的整治、邻里矛盾的化解等工作中,光凭政府管理部门单方面下指令,很难取得良好的成效。“帮帮团”成员来自群众,服务群众,恰恰扮演了“联系纽带”的关键作用,培育、壮大“帮帮团”力量,是洎阳街道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学习“枫桥经验”的具体体现,在正确的引导下,“帮帮团”成为社区需求的调查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更成为化解矛盾的先行者,“帮帮团”的平台,也成为“群众事群众议群众评”的平台,实现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朱瑞龙说,在培育壮大“帮帮团”的实践中,洎阳街道党工委不断探索党的建设与引领服务群众的最佳结合点,推动“帮帮团”与社区党群服务点的公益项目、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真正做到“帮帮团”拓展到哪里,服务群众就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形成了“15分钟区域化党建服务圈”,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民生保障、矛盾调处、居家养老等有形化、长效化、多元化服务,有效传递了党的声音,彰显了党的力量,让社区居民时时感受到党的温暖,切实发挥了基层党建“领路人、贴心人、主心骨”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基层党建水平的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洎阳街道还利用空置的社区用房,专门打造了一个面积达300平方米的“快递小哥”驿站,驿站布局了医疗区、工作区、就餐区、娱乐区、阅览区、休息区6个区域,医疗区除配备常规医疗用品外,定期还会开展体检等活动。

谈及这些,朱瑞龙表示,“快递小哥”既是一个需要关心服务的群体,也是在基层治理中可发挥作用的资源。依托“快递小哥”人数众多、流动性强等优势,引导他们发挥好“文明先锋、流动探头、平安使者”三大作用,通过邀请交警部门对他们进行交通培训,通过签订“文明公约”争做文明先锋,并通过加入综治网格化系统,及时发现动态治安和安全隐患,及时报告。该街道建立了专人联络机制,指定专人协调服务,对接信息;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快递小哥”反映的应急信息,由街道综治中心第一时间进行调度,确保信息及时接收,事件及时处置;建立了激励机制,根据上报信息的种类和价值分别给予一定经济奖励,让“快递小哥”在处置公共事件时,不影响其正常收入,同时对上报信息进行保密,解除他们后顾之忧。运行一段时间以来,“快递小哥”明显感知党和政府的温暖,公司形象明显提升,街道网格化管理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来源:景德镇日报 邹勇宾

猜你还想看: